希子网

希子网

基期是什么意思?,基期利息的计算公式

admin

本篇文章阅读一览

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指的是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利润分配账务处理:
1、按相关规定,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按相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以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贷:盈余公积(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补亏)。
3.经股东大会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应付现金股利、利润)
贷:应付股利
经股东大会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
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的区别:
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年度) 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利润分配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加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即企业全部所得额,以此为基数,在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前,按规定对企业的联营者、债权人和企业的免税项目,采取扣减的方法进行初次分配。
(2) 以企业应税所得额为基数,按规定的所得税率和调节税率计算应交纳的税额,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再次分配。应税所得额扣除应纳税额后的余额,即为企业留利。
(3) 以企业留利为基数,按规定比率将企业留利转作各项专用基金。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也就是说利润分配经历上述分配后的余额为未分配利润。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基期是什么意思?

基期是什么意思?,基期利息的计算公式-第1张-会计-希子网

基期(英语:Base Period)是指统计数据用作索引或比较基础的期间。

这段时间通常是一年,也可能是过去的季或月,用作新数据的比较基准时,基期通常被赋予的初始值为100。基期经常应用在金融和经济学,例如在衡量通货膨胀或其他可能随时间变化的指标,基期也可称作为参考期。

基期的数值,称为基数。 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属于这期的有“入选样本股票”称为基期股票;规定的基日;规定的基日指数值(基期指数)。

基期股票的市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如以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字与1990年的数字对比以计算“八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时,1995年即为报告期,1990年即为基期。基是指统计基数,期是指统计时限。

扩展资料:

固定基期与移动基期

基期是计算动态指标时作为对比的标准,固定基期是在分析变化时,作为对比的时期固定不变;移动基期是在是在分析变化时,以前一期作为对比基准时期,移动基期会随着需要比较的报告期不断变动。

?以固定基期为标准所计算的指数比较适用于长期比较,以移动基期为标准所计算的指数比较适用于短期比较。

基期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用在衡量消费性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形,一般会选定一个基准的年或月做为基期,并将基期设定为 100,以方便其它各报告期的数值做比较分析。

透过基期比较,能分析当期物价涨跌,例如基期年的指数为100,目前物价指数为120,代表现在要花120元,才能购买在基期年花 100 元可取得的商品及服务,需用比较多的货币才能取得与基期相当之商品及服务,表示购买力下降。

物价指数主要作为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标,是用某一时期和另一时期的价格比较来分析物价变化。作为对比的基准时间点叫基期,与之进行对比的时期叫报告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期

资产负债表中的净利润怎么算?未分配利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净利润的应该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未分配利润怎么计算出来的?如果对这部分知识点不太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净利润怎么算?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率计算公式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
3、本年净利润增长额=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的净利润怎么算?
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净利润”项目,只有“未分配利润”项目,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总分类账中“利润分配”科目期末余额+“本年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少。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利润总额在年末就要转入利润分配,有生产成本了,才有主营业务成本,成本大了,利润就是亏损,利润亏了,利润分配也就是负的了。

标签 基期是什么意思

基期利息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