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子网

希子网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的标准是什么?_什么情况下用权益法

admin

本篇文章阅读一览

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的标准是什么?_什么情况下用权益法-第1张-会计-希子网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投资单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

这里说的控制,并不一定是控股50%以上,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要实质上是投资单位话语权较大,则属于控制。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也可以这样理解:成本法是用来核算自己家的东西,权益法用来核算不是自己家但是和自己有关联的东西。

利险并存

获取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场上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保证供应。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中如何判断应该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

第一条途径是判断出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

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二条途径是判断给出持股比例(一般情况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可以看出,只要是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个别报表中都采用成本法核算,其他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则采用权益法,此时要根据影响程度来判断。

扩展资料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收到现金股利、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的处理等。

1、在取得投资时

(1)成本法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2)权益法下,要考虑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当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大小,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当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当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那么差额部分要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的标准是什么?

:(1)取得投资后未获得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或分配利润,下同),或者虽然分回现金股利但均已计入投资损益的,转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应与取得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相同;(2)如果成本法核算时已用分回现金股利冲减初始投资成本,转为权益法核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即为冲减后的投资成本;(3)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计量的投资账面价值,2号准则中规定是指“本准则未予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比如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这类投资转为权益法核算时,账面价值一般为公允价值;(4)以上规范仅仅是转为权益法时确认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法核算开始时,还应按其他规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二)转为权益法前的投资核算应以权益法为准进行追溯调整。
  1.应补充确认自成本法开始至采用权益法这一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应计份额;如果这一期间投资企业分回现金股利,应从该份额和投资“损益调整”中扣除。
  2.这一期间被投资单位因净损益以外的原因导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以下简称净资产)变动的,投资企业也应按原持股比例确认其应计份额。
  3.对于股权投资差额,应按2号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即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指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不作账务处理;股权投资差额为贷差(指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其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投资成本。
  4.上述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股权投资差额,应与追加投资业务中计算的股权投资差额合并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与整体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差额。

标签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的标准是什么_什么情况下用权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