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子网

希子网

一杯酸奶欲最低卖68元上热搜,茉酸奶想做“酸奶刺客”?

admin
一杯酸奶欲最低卖68元上热搜,茉酸奶想做“酸奶刺客”?一杯酸奶欲最低卖68元上热搜,茉酸奶想做“酸奶刺客”?-第1张-会计信息-希子网一杯酸奶欲最低卖68元上热搜,茉酸奶想做“酸奶刺客”?-第2张-会计信息-希子网

茉酸奶针对计划上市的猫山王榴莲新品发起调查问卷,价格引起网友争议。 微信公众号截图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茉酸奶此次榴莲新品价格调查,起因是另一款新品“满杯桃桃酸奶奶昔”由于粉丝体验不好在近期下架。茉酸奶在7月7日微信文章中道歉,承诺给予消费者退款等补偿。由于其“真·苏丹王榴莲”系列产品火爆超出预期,导致榴莲供应中断,大部分门店存在售罄。为维持品质,茉酸奶计划将该榴莲系列升级为猫山王榴莲系列,预计8月上市。由于无法避免昂贵的价格,茉酸奶便发起此次价格投票,没想到将自己送上热搜。

茉酸奶总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其定价策略并非高价,产品价格在20元到40元区间,非常宽泛,能够适用于更多消费者选择。不过,部分网友依然不买账,质疑“茉酸奶为啥那么贵,喝不起”,“108元不如买两箱酸奶”。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部分现制酸奶门店发现,K22品牌牛油果、草莓、芒果、桃子酸奶饮品的售价均为18元;兰熊品牌水果酸奶售价在23元到36元不等,其中整颗牛油果酸奶、坚果牛油果酸奶、报恩榴莲酸奶售价分别为29元、34元、36元;茶百道牛油果酸奶中杯售价为21元;茉酸奶原创牛油果系列售价在29元到34元不等,其他酸奶奶昔产品售价在21元到25元不等。同为千店规模现制酸奶品牌的一只酸奶牛,主要产品集中在15元价格带,低于茉酸奶。另一家走直营模式的现制酸奶品牌Blueglass,产品售价普遍在35元以上,高于茉酸奶。

一杯酸奶欲最低卖68元上热搜,茉酸奶想做“酸奶刺客”?-第3张-会计信息-希子网

北京一家茉酸奶的价位表。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摄

欲做赛道首个上市企业

官方资料显示,茉酸奶创立于2014年,隶属于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开始进驻一线城市,2020年进行供应链、财务等体系升级,2021年开放全国品牌加盟。2022年,茉酸奶进入快速扩张期,门店增长至500余家,覆盖全国70多座城市。

截至今年,茉酸奶全国门店突破1000家,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类年销量达2500万杯。3月,茉酸奶与马来西亚最大榴莲供应商达成合作,4月又与哈根达斯跨界推出酸奶冰淇淋。对于企业愿景,茉酸奶在官网提出“致力于打造首个上市酸奶饮品企业”的目标。

有外界形容茉酸奶短短几年时间经历了“从无名到大火”。茉酸奶联合创始人顾豪不久前对外称,喜茶、奈雪的出现让新茶饮行业崛起,消费者逐渐接受了用更高价格来支付更好品质和口味,加之茶饮行业内卷,差异化单品品类出现,茉酸奶才在近两年大火。一直以来,茉酸奶创始人对商业运作不是很在行,原是茉酸奶加盟商的顾豪加入后,推动品牌走向规模连锁化。到2022年中期,茉酸奶保持月均30家以上的开店速度。据顾豪透露,茉酸奶门店数量有望在今年年底达到1300家到1600家。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加盟模式的开展对茉酸奶门店快速扩张起到了关键作用。官网信息显示,加盟茉酸奶前期预算为20万元起步,其中包括品牌使用费2.98万元、咨询指导服务费3万元、人员培训费2万元、合作保证金1万元、装修道具2万元左右、开店设备大礼包10.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茉酸奶在加盟问答中也就产品高价问题进行了答复,称茉酸奶产品价格定位是根据饮品行业消费大数据及市场调研及综合评估后决策制定的,也是随着市场发展逐步走品质高价的阶段,大众消费者普遍已经能够接受,所以不用太担心价格问题。就茉酸奶既有县级城市门店经营情况来看,营业额数据在15万元—20万元。

一杯酸奶欲最低卖68元上热搜,茉酸奶想做“酸奶刺客”?-第4张-会计信息-希子网

茉酸奶在加盟问答中解释高价问题。 官网截图

一位不愿具名的现制酸奶企业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制酸奶品类的崛起主要有四方面因素,一是疫情促使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快速提升;二是新茶饮品牌都在推出酸奶品类,寻找新的增长点,加速了这一品类的曝光度;三是配套的冷链、物流体系有所升级完善;四是资本的介入和赋能。与普通茶饮相比,现制酸奶售价偏高的原因在于成本推动,也与不同品牌的市场定位有关。“十几元价格带能够承载的市场潜力更大,但会面临更多品牌的竞争。高价定位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但市场空间相对窄一些。”

对于现制酸奶赛道能否跑出首家上市公司,该人士认为,目前规模相对较大、模式相对成熟的现制茶饮赛道仅跑出一家奈雪的茶,而现制酸奶行业还处在快速发展期,仅一只酸奶牛、茉酸奶达到了千店规模,行业整体离上市还有一段距离。

针对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联系茉酸奶方面,相关负责人反馈称目前不接受采访。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